close
20080829171222452    
他不是知名藝術家,卻有數百萬粉絲期待不定時看到他的作品出現在Google首頁上⋯⋯

每當遇到特定節慶或重大事件,Google 首頁總是會跟著變裝,為 logo 畫上應景的圖案。這已成為慣例,網友也對此有著期待,甚至有人以搜集這些稱為「節慶標誌」或「 doodles 」的圖案為樂。有趣的是,這些創意十足的圖案並不是由任何設計公司完成,而是由 Google 內部一名網站管理師所獨力完成。

這位設計師叫黃正穆( Dennis Hwang ),韓國籍,今年29歲,沒沒無聞的他,卻有全世界最多人造訪的首頁讓他展示個人創作,而且還付他薪水。從感恩節、聖誕節、中國新年、美國獨立紀念日、甚至是奧運,黃正穆都會想出一些為 logo 變裝的點子,讓全世界的 Google 用戶驚豔,點擊這些節慶標誌,就會直接鏈結到與節慶主題相關的資訊或網頁,「推薦」效果相當驚人。「我們喜歡挑一些很酷或是『很 Google 』的節日,像是萊特兄第發明飛機 100 年的紀念日,」黃正穆表示。

最早出現的 Google 節慶標誌,出現在 1999 年夏天。當時,兩位創辦人因為要到內華達參加「燒人節」( Burning Man festival ),為了提醒網友這段期間他們外出,就在首頁 logo 上加了一個小火柴棒圖示,自此慢慢玩上癮。2000 年時,在史丹佛念書的黃正穆申請進 Google 擔任實習生,一次偶然的機會,布林發現他在學校除了修讀資訊科學之外,也主修藝術,便問他要不要試試看這份工作。完成了第一份作品法國革命紀念日(Bastille Day)之後,從那時候開始,黃正穆就一直為 Google 首頁繪製節慶標誌至今。

2001 年時,黃正穆在韓國國慶當天為 Google 首頁換上慶祝標誌,自此開始有人注意到這位韓藉設計師。黃正穆習慣用 Wacom 繪圖板搭配 Tablet PC,直接在螢幕上畫出有手繪風格的作品,完成一份作品平均需要花 2 至 4 小時。這項差事極度消耗創意,卻只占了他工作量的 20%,剩下的時間他得處理全球網站管理員的龐大工作。

對於大部份的企業來說,商標形同企業的象徵,必需遵守著嚴格的識別形象管理,像 Google 這樣敢在 logo 上玩創意的並不多見。由於這樣的創意表現實在是太受網友歡迎,Google 甚至為此舉辦了競賽。以今年在美國舉辦的「 Doodle 4 Google 」比賽來說,徵求美國高中以下學生以「如果⋯?」(What if...?)為題進行設計,結果收到了超過 1 萬 6 千份作品,勝出的作品後來被放在首頁當作一天的節慶標誌。

來源

http://www.bnext.com.tw/article/view/cid/0/id/2414

http://www.joyen.net/article/reading/allthelife/201006/2799.html

http://big5.xinhuanet.com/gate/big5/news.xinhuanet.com/fortune/2006-08/04/content_4917044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tanu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